返回页首

机场安全

签发机场牌照

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获民航处签发机场牌照,营运香港国际机场。机场安全标准部继续执行对机管局的安全监督,以确保该局的表现符合机场牌照发牌规定。

为确保机场持续符合机场牌照发牌规定,本部在年内进行了14次审计和130次巡查,范围包括机场限制区内的临时和定期维修工程、飞行区路面状况、目视助航设备、飞机运作所需的其他设施、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情况、紧急应变计划、机场救援和灭火服务、由机管局和地勤服务公司为飞机提供的地面支援服务,以及飞行区扩建项目。本部也参与机管局对机场特许经营公司进行的审计,并监察飞机地面事故的调查工作,以确保机管局有效地监督各机场特许经营公司的安全表现,以及相关各方已采取适当修正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演。

机场安全标准部人员实地巡查,确保新设施在启用前完全符合机场牌照发牌规定。

机场安全标准部人员实地巡查北跑道,检验跑道路面重铺工程的质素。

此外,本部密切监察机管局进行的大型维修及改善项目。年内,机管局完成的主要项目包括:(一)以混凝土和沥青取代北客运廊及西北客运廊停机位的路砖;(二)重铺北跑道路面;(三)延长N 滑行道南端以连接J 滑行道;以及(四)改建货运停机坪的六个货机停机位,以供波音B747-8F型货机停泊。为了确保机场安全及把工程对现行机场运作的影响尽量减至最低,本部与机管局保持密切联络以监察进度,并不时进行巡查。

关于飞行区引导标志的灯箱更换工作,机管局已完成多项市场调查及测试,以甄别出最适合沿跑道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灯箱,以替代现有荧光灯管灯箱。有关工作预计于二零二一年完成。

为应付航班持续增长,机管局继续积极确保机场中场范围发展计划如期进行。中场范围发展计划第二期工程于二零一六年展开,将可提供一条滑行道及十个额外远方停机位,当中有三个可容纳基准代字为F的飞机。第二期工程预计于二零一八年第三季竣工。此外,机管局在二零一七年展开中场余下范围发展计划的建造工程,以分阶段提供两条滑行支道和二十四个远方停机位。工程首阶段预计在二零一八年年底竣工,将可提供一条滑行支道及十一个停机位。

年内有多项改善项目动工,例如重铺南跑道路面,以翻新及加固跑道路面;以及兴建一条连接一号客运大楼与北卫星客运廊的高架旅客走廊,以改善旅客来往两座建筑物时的体验。本部会密切监察各项工程,以确保飞行区可安全运作,不受影响。

为提高香港国际机场跑道运作的安全水平,机管局引入了一套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可全日24小时实时自动探测机场两条跑道上的外来物,并发出外来物警报,与现有的跑道检查机制互相补足,以保障航机升降安全。该系统自二零一七年八月展开试行运作后,已于二零一八年四月投入服务。本部会继续就机管局推行的新设备和新操作程序提供监管建议,以提升机场的安全水平和运作效率。

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的其中一座探测塔。

空中巴士A350-1000型客机在巡回展示期间于二零一八年一月首次到访香港国际机场。本部已视察其试行运作,包括登机桥和地勤设备及车辆能否与该款新机种互相协调,以确保机场及其专营公司可提供安全的地勤服务。

空中巴士A350-1000型客机于二零一八年一月首次到访香港国际机场。

为测试紧急应变程序,以及加强机场营运者与各个相关应变单位在处理飞机意外时的协调能力,机管局于年内举行了多次紧急应变演习。本部一直积极参与筹划,并定期视察这些演习,其中一次是于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八日举行的年度大型飞机意外救援演习。是次演习模拟一架抵港的空中巴士A350型客机,降落后错误地驶入一条不获分配使用的滑行道,其右边引擎撞上工地围板及旁边的一部柴油发动机,引致航机起火。不同应变单位,包括机管局、政府相关部门和航空公司,均参与演习,以测试各单位处理飞机事故的紧急程序和应变能力。从筹备至完成演习,本部一直监察各阶段的进展,并提出监管建议,让机管局和相关应变单位进一步改善紧急程序和提高应变能力。

在二零一七年大型飞机意外救援演习中,模拟拯救严重受伤乘客的情形。

在二零一七年大型飞机意外救援演习中,处理模拟飞机起火的情形。

机场安全标准部继续监察机管局,确保其安全管理工作符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和建议措施。年内,机管局就飞行区内的新程序和发展项目更新了风险评估记录系统,以记录由此而引起的运作环境转变所衍生的风险。本部不时就记录工作提出意见,让机管局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