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开启菜单 关闭菜单

航空交通工程服务部负责设计、规划、统筹、提供、验收、优化和保养航空交通管制(空管)系统与通讯、导航及监察设施。

空管系统运作畅顺

随着最后的核心部分系统即航空交通管理系统(航管系统)正式启用,在东空管中心及北空管指挥塔设置,并由八个主要系统组成的空管系统,于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全面投入服务。为确保航管系统运作稳定,民航处成立了航管系统技术小组,成员包括电子工程师、航管系统承办商和民航处的维修服务承办商,负责协调系统的软件更新和系统微调等工作。

航管系统自全面投入运作以来,成功处理在圣诞节、新年、农历新年、复活节和暑假等传统旅游旺季所增加的航空交通量。在二零二零年一月农历新年的航空交通流量高峯期,航管系统于一月二十三日共处理了2 495架次航班,刷新单日处理航班数量的纪录。二零一九年,航管系统处理的航班总数较二零一八年上升3.1%。

在应对天气变化方面,在过去三年,香港国际机场于超强台风和热带风暴过后尽快恢复运作时,航管系统都有效协助空管人员处理积压的航空交通量,克服恶劣天气所带来的挑战。

与海外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分享经验

(一) 参观比利时、美国及日本的航空交通流量管理中心

民航处代表团于二零一九年四月和五月访问了比利时、美国和日本的航空交通流量管理中心。代表团的成员包括电子工程师和航空交通流量管理人员,他们透过与不同地区的专家交流、观摩流量管理运作,以及实地考察相关系统,在航空交通流量管理的规划和运作上扩阔了视野,获取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为本处规划和开发新流量管理中心及相关系统带来裨益。

图片

民航处代表团成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欧洲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辖下网络管理员运营中心的人员合照。

图片

民航处代表团参观美国华盛顿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指挥中心合照。

(二)接受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民航组织)邀请到首尔就陆基增强系统发表演说

民航处接受(国际民航组织)的邀请,于二零一九年六月在南韩首尔举行的陆基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实施工作坊上发表演说,阐述香港国际机场的陆基增强系统试行工作。

图片

民航处代表在陆基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实施工作坊上演讲。

(三)参观中国和日本的陆基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

民航处代表团于二零一九年七月参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日本石垣机场和仙台机场,实地考察该等机场的陆基增强系统,并与当地专家分享经验,了解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助促进香港国际机场陆基增强系统的规划及实施工作。

(四)参观英国和意大利区域管制中心的“中期冲突检测”运作

民航处代表团于二零一九年九月参观英国斯万维克区域管制中心和意大利罗马区域管制中心,实地考察两地的设施,了解当地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落实“中期冲突检测”的情况和对运作所带来的效益。本处会探讨和评估香港飞行情报区实施“中期冲突检测”的可行性及成效。

图片

民航处代表团参观英国斯万维克区域管制中心。

图片

民航处代表团参观意大利罗马区域管制中心。

(五)参观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指挥塔

民航处代表团于二零一九年四月参观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指挥塔。该指挥塔高115米,于二零一六年启用,为全国最高的机场指挥塔。指挥塔人员并为代表团示范使用电子飞行进程单系统。

(六)航空通讯专家组第二十次会议暨日常工作组第三十四次会议

民航处、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中国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工业和资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以及其他相关内地单位召开了航空通讯专家组第二十次会议暨日常工作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并讨论香港飞行情报区内地空甚高频通讯的无线电干扰事宜。各方透过会议建立了一个更有效的协调机制,使民航处可直接向广州电信管理单位通报无线电干扰的情况。

图片

内地与香港代表经过两天会议后签署会议纪要。

航空系统组块升级

民航处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航空系统组块升级框架,并因应亚太地区《无缝空中交通管理计划书》所订定的优先次序,继续透过航空系统组块升级策划与实施委员会,与航空业界协力制定相关策略,分阶段在香港实施各个组块升级项目,并审视最新的实施情况,以督导香港的相关规划和实施工作。民航处于二零一九年六月举办第四次委员会会议,机场管理局(机管局)、香港天文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航空公司等持份者均积极参与。

植根民航处的安全文化

民航处以“安全为本”。为此,安全文化在管理层的支持下,并借着本部的电子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安全风险管理而逐步成功建立。我们在二零一九年进行“航空交通工程服务部实施的安全管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安全意识已在本部扎根,成为我们工作的常规。此外,同事欢迎并主动地参与各项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坊和培训等安全管理活动。

年内,本部按时完成各项安全审核的跟进工作,并持续监测通讯、导航及监察设备的安全表现指标和安全表现目标,确保有关设备的运作符合安全标准。

网络安全

为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对空中航行服务设备的网络安全要求,本部在二零一九年制定了一套网络安全规定,并把规定纳入民航处的《项目程序手册》。部门在采购新系统时,须要求承包商提供文件和证据,证明系统设计符合网络安全规定。二零一九年七月,本部又发布《航空交通服务网络安全手册》修订本,以加强管理本处系统与其他外部系统连接的网络安全。

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飞机飞行校验基地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香港国际机场的导航仪器每年须进行两次定期飞行校验。为避开航班流量高峯期,有关校验通常安排在五月和十一月进行,而且必须在清晨时分,即航班流量增加前开始,以尽量减低对香港国际机场和空管运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国家民航局飞行校验中心多年来为香港国际机场提供飞行校验服务,自二零一八年五月起,民航处顺利协调飞行校验中心、机管局和香港商用航空中心等持份者,成功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飞行校验基地,使飞行校验依时开始和完成。在二零一九年四月举行的第十二次三方飞行校验年会上,本部与飞行校验中心和机管局检讨相关安排,各持份者均给予正面评价,并同意继续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飞行校验基地。

此外,民航处首次应邀出席飞行校验中心于二零一九年五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飞行校验年会。会上,民航处代表分享了香港国际机场自启用以来的飞行校验发展,以及在繁忙的高流量机场进行飞行校验的有效方法。

图片

民航处代表团首次参加国家民航局飞行校验中心举办的
全国飞行校验年会。

图片

民航处代表团于二零一九年五月举行的全国飞行校验年会上
分享经验。

衞星通讯、导航及监察/航管系统

为遵行国际民航组织的全球空中航行计划,民航处制定了实施计划,多项衞星通讯、导航及监察/航管系统和服务陆续投入运作。当中,飞前放行指示双向数据链路系统、电子飞行进程单系统和抵港航机排序系统在过去数年运作理想,并与航管系统顺利融合,促进航空业界的营运。其他的最新发展概述如下:

(一)航空交通服务设施间数据通讯

航空交通服务设施间数据通讯已融入航管系统,成为系统的重要一环,利用航空固定电讯网支援与三亚、广州和台北以电子方式移交飞机,以加强飞行安全和促进运作效率。民航处亦与马尼拉进行了多项技术测试和运作试行,效果令人满意,两地由二零一九年五月开始使用数据通讯方式移交航班。

(二)先进场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

先进场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有助加强监察机场内的航机和车辆活动情况,而其冲突和跑道入侵警告功能,更能促进机场的空管安全和效率。为应付香港国际机场日渐增加的航机升降量和多个新基建发展项目,本部委托设备供应商重新评估系统信号覆盖范围和优化安全警告功能,并于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完成有关工作。

图片

为配合香港国际机场的新天际走廊建设工程,民航处电子工程师进行实地视察,审核先进场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增强信号后的覆盖范围。

(三)广播式自动相关监察系统

民航处在香港飞行情报区实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察系统后,空管服务的安全表现和效率更胜从前。民航处会继续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指引,监察航机装载设备的表现,以确保由航机的广播数据完全符合要求。

(四)陆基增强系统

陆基增强系统利用全球衞星导航系统,可加强航机的进场和着陆精确度。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初,民航处就陆基增强系统在香港国际机场完成试行,效果理想,证明香港国际机场能使用陆基增强系统支援精密进近程序。民航处亦出席了国际民航组织举办的相关工作坊,并到内地和日本机场实地考察陆基增强系统的运作,以便作好规划,让香港国际机场将来使用陆基增强系统。

(五)机场协同决策

民航处于二零一三年推出桌面版及手机版的机场协同决策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一直获航空业界大力支持,成绩令人鼓舞。在这个卓有成效的基础上,机管局已进一步改进和扩展机场协同决策计划,并于二零一八年年初推出优化的机场协同决策平台,与航空业界建立数据交换计划,使机场协同决策运作得以在香港国际机场全面实施。民航处会继续全力支持,并在技术和运作方面提供意见,以提升香港国际机场的运作效率。

此外,为协助督导区内的机场协同决策发展,民航处不遗余力参与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机场协同决策工作组会议,并通过分享香港国际机场的经验,推动区内机场订定协同决策的发展蓝图。民航处会继续积极参与和倡导区内机场在协同决策与融和发展航空交通流量管理方面,互相协调及无缝合作。

(六)数码指挥塔

民航处一直致力利用先进可靠的技术,确保空管服务安全高效。为此,本部于二零一九年在香港国际机场进行数码指挥塔技术试验。数码指挥塔利用高解像度监察摄影机和配备视像识别技术,提供数码化的机场全景及区域视像,并在航机和车辆的数码影像上,同时显示相关运作资讯。是次试验圆满完成,既确定此项技术能提升整体效率和空管人员对现场环境的警觉性,特别是在能见度低的情况,又为探研香港国际机场是否可以引入数码指挥塔技术,提供宝贵的参考。

图片

数码指挥塔试验平台

为了让市民认识航空业应用的新科技,民航处分别在二零一九年四月及五月举行的“民航处开放日2019”和“香港国际机场2019职业博览会”上,展示模拟数码指挥塔设施和互动空管人员的工作席,向参观人士讲解如何应用新的航空科技以促进机场运作,参观人士反应热烈。

图片
图片
民航处在“香港国际机场2019职业博览会”展出模拟数码指挥塔设施和互动空管人员的工作席。

(七)亚太区航空共同虚拟专用网络

国际民航组织在第五十四届亚太地区民航局局长会议上,倡议各国应根据各自的成本效益分析,于二零二零年年底前加快实施亚太区航空共同虚拟专用网络。为支持该项倡议,民航处与菲律宾民航局协力推行专用网络,以提升两地区域空管中心直线通讯语音服务和航空交通服务讯息处理系统的效率。专用网络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利用专用网络的语音链路,支援香港与马尼拉之间的直线通讯语音服务,并已于二零一八年八月投入运作,成为区内首两个城市将传统的直线通讯语音服务转用专用网络。第二阶段是利用专用网络的数据链路,支援香港与马尼拉之间的航空交通服务讯息处理系统。该数据链路完成相关技术测试,并通过安全检测及运作前的预行测试,于二零一九年五月投入运作。

全系统资讯管理

“全系统资讯管理”是国际民航组织全球空中航行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该计划下多个航空系统组块升级项目。“全系统资讯管理”旨在促进各航空界持份者使用统一标准的共同平台,互相交换飞行、气象和航空资讯。

(一)参与全系统资讯管理示范活动

民航处一向十分支持国际民航组织,在亚太地区促进和实施“全系统资讯管理”。民航处与区内的主要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携手合作,共同筹备和参与“全系统资讯管理”示范活动,展示如何通过实时交换“全系统资讯管理”信息,提升运作效率。示范活动于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先后在泰国和新加坡举行。

(二)推动区内实施全系统资讯管理

民航处与区内的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交换“航空交通流量管理”信息的试验工作,务求利用“全系统资讯管理”加强空管运作的效率。第七届亚太区航空共同虚拟专用网络运行小组会议于二零二零年一月在曼谷举行,民航处与泰国和新加坡的民航当局于会上发表了一份联合文件,倡议利用“航空共同虚拟专用网络”作为“全系统资讯管理”的网络通讯工具,得到国际民航组织和与会者的支持。

民航处总部的智慧能源及环保措施

民航处和机电工程署于年内推行了多项智慧能源及环保措施,成效显著,并得到不同机构颁发奖项,予以表扬。

图片

在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举办的“创新节能企业大奖2019”中,民航处获颁“高峰用电管理卓越大奖”(企业/政府部门)。

图片

在机场管理局举办的“香港国际机场减碳奖励计划2019”中,民航处获颁每年10 000吨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组别的冠军。

新备用空管中心正式启用

位于机场飞行区内的新备用空管中心完成翻新及安装设备工作,在通过全面测试和安全评估后,于二零一九年九月正式启用。新备用空管中心可进一步完善空管服务,确保服务维持高水平的安全标准。

资讯科技管理

资讯科技管理小组通过有效落实新资讯科技措施和“电子政府”策略,持续不断地支援民航处各分部的日常运作。在过去一年,该组完成或开展了以下主要资讯科技项目,促进部门资讯科技服务和支援工作:

(一)更换民航处航空统计系统的工作在二零一九年六月展开。新系统将会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和提升可靠性,让本处更有效和灵活地利用数据和统计资料分析问题。

(二)电子编制轮值表系统的开发工作于二零二零年二月完成,使空管人员值勤表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此外,为提升员工对大数据分析的认知,本处逐步建立数据仓库和综合数据系统,以便分析数据,并支援各分部利用大数据分析研究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