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开启菜单 关闭菜单

处长报告

民航处处长 李天柱太平绅士

民航处处长
李天柱太平绅士

在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民航处一如既往,努力不懈,为所有进出香港和飞越香港飞行情报区的飞机提供卓越的空中航行服务,并监管香港的民航业务和促进本地航空业界发展,以确保航空安全,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航空交通管理是民航处首要工作之一。随着空运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这方面的工作日益繁重。在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航空交通量续创新高,民航处处理在香港国际机场升降航班数量和飞越香港飞行情报区航班数量达430 022 架次及380 795 架次,分别按年增加1.17%及12.07%。二零一九年二月二日,民航处更创下单日处理航机数量的新纪录,达2 467 架次。

面对种种挑战,我们亦时刻作好准备,以应付可能影响航空交通管理的突发情况。二零一八年九月,超强台风山竹袭港,民航处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及业界迅速协调和合作,使航空交通秩序得以在十号飓风信号取消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回复正常。事件充分体现民航处人员的专业能力及团队精神。

民航处一直实施有效措施,确保空运货物符合国际航空保安要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于二零一六年发出新政策指示,规定所有空运货物均须进行安检,而此项规定将于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起实施。就此,民航处与空运物流业界紧密合作,于二零一八年十月推出「管制空运货物安检设施计划」,使空运货物在运送至机场付运前,可于机场以外进行安检。新措施不仅能提升香港航空保安水平及处理出口空运货物的整体安检能力,以符合国际航空保安的新规定,亦能配合业界的作业模式及行业发展,使香港得以保持国际航空货物枢纽领先地位。

为配合无人驾驶飞机系统(无人机)的急速技术发展和日趋多元化的用途,同时保障公众安全,民航处考虑了顾问研究的建议与公众和持份者的意见,并参考了其他主要司法管辖区的做法,提出优化规管机制的立法建议,包括建立无人机注册系统、制定安全操作技术规定、指定飞行限制区等。我们现正草拟相关法例,以尽快提交立法会审议。除立法外,民航处会继续推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市民对操作无人机的安全意识。

中央政府于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八日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当中包括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其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并推进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务求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持大湾区邻近机场优势互补,并按各自的独特之处共谋发展。我们亦进一步扩大大湾区境内外的航空网络,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拓展跨境直升机服务,以及着力发挥香港作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和航空融资和租赁中心的独特作用,推动整个大湾区的发展。

民航处积极与各有关单位合作,共同推展相关工作,包括加强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优化调整空域结构,从而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民航处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澳门民航局已利用先进快速模拟软件,开展评估粤港澳大湾区空域的类比模拟工作,为大湾区将来的空域运作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援,以助三方专家团队制定安全及高效的空域设计。

展望来年,民航处的专业团队会继续坚守岗位,推展多方面工作,务求在保障航空安全、促进航空业发展的同时,亦能满足市民和旅客日益殷切的空运服务需求。